作者:牛宏程
两个批评场域中的“回音壁效应”
上网时,我们浏览一个视频,会自动涌现出很多与之类似的视频;下载一个文件,就会推荐给我们无数相关联的文件。这就是所谓的“回音壁效应”。这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学者桑斯坦的著作《网络共和国》,是指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一种信息或观念经由反复传播而得到加强和放大,从而导致与之不同的或者具有竞争性的信息或观念受到抑制。这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以夸张、扭曲的形式不断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信息就是事实的全部。人们有时也用“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来指称这一现象。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文艺批评随之进入了“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新媒介为这个时代的文艺批评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微博、公众号、弹幕等社交平台上不时有众声喧哗的讨论,这体现了网络上的批评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且,网络上的批评经常是匿名的,没有太多的人情考量,大多数人的声音是发自内心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缺乏约束,加上参与者水平的参差不齐,自媒体平台上很多的评论也确实存在着随意性和情绪化的问题。受到大数据推送和受众粉丝化等因素的影响,网民在网络平台上的批评互动,很多时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回音壁”式的互动,却使得群体内部的观点趋于同质化,认为其就是事实的全部。身处其中的人很难听到其他观点,最终往往演变为一种标题党式的情绪化冲动,追求的是点击率、下载量与粉丝数。
在现实的批评场域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回音壁效应”。我们观察很多的研讨会,参会的嘉宾,来来回回就那十几二十个人,这是不是也容易形成一种“回音壁效应”?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强调加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一些报纸、杂志也发表了大量的文艺批评,但人们为什么总是感觉没有真正的批评声音呢?在当下,文艺批评的主体大多是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往往操持着一套行话进行评论,文章的受众也大多是“行内人”。文艺批评没有破除属于自己的“回音壁”,多数是一团和气的圈子批评。由此,很多的评论话语,就只在研讨会的会场里打转,只在报刊的作者和编辑之间打转,进入不了大众读者的视野。“回音壁效应”就这样无形中形成了。
因此,怎么打破“回音壁效应”,构建一个开放、对话、理性的文艺批评空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说真话、讲道理,重建批评的信用
虽然网络这个平台为专业的批评和网络的批评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但很多时候,两者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各说各的话。然而,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对话、各种声音交流碰撞的。一个理想的文艺批评场域,应该是各个批评主体互相借力、彼此“破壁”,是包容他者与吸纳不同意见的,是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有来有回的深入探讨的。
如果批评家站在某些特定圈子来进行批评,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人情批评和面子批评的存在。这样的批评,公众自然不会买账。说真话就是要让不同的声音流淌出来,形成话语的交锋。说真话的前提是不能脱离具体的作品说话。这就要求批评家从作品本身出发。试想一下,批评家如果和大多数人一样缺少文本精读,还有办法告诉人们哪些是好的作品,好在哪里吗?在批评实践中,批评家以自己的学识、魄力和生命体验与作家作品进行精神上的碰撞交融。批评家就是要“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批评家要说真话,有时候就得说一些尖锐的话,因为批评家面对的作品,不可能都是好作品。批评家要有敢于亮剑、敢于“剜烂苹果”的勇气与魄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敢于说真话的批评家,在面对文艺作品时,能够不忘初心、不失底线,排除名利、人情、圈子等因素的干扰。当然,文艺批评是公器。这就要求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不能公器私用,而是唯实求真,实事求是。只有如此,批评家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批评信用。有了足够的批评信用,才有可能进一步推进话语交锋、建构有效的批评话语场。
接地气、改文风,畅通话语交锋的路径
新媒介的发展使得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渐渐模糊。我们生活在由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元素相互交织的“虚拟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文艺批评的肉身主体已经慢慢转化为虚拟世界里的数字化身”。有时候,人们动动手指、点击一下鼠标,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排列组合一下,一篇“批评文章”便诞生了。这样的批评是脱离实践的。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介进行批评,但是新的媒介批评也是在生活与现实的土壤中上生长出来的,不能因为新媒介的出现就丢失批评的根基。与此同时,批评家也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书斋里,写一些华而不实的文章。相反,批评家需要深入思考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增强文艺批评的现实感、现场感。因此,真正优秀的批评家,他们的思想资源既来自书籍,更来自生活。只有走出书斋、走进生活,批评家才会发出震耳欲聋的时代之声。
批评家当然需要有自己的主见,有时候甚至需要有一点“牛脾气”。但是,他需要有广博的视野,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现在,一部作品出来,网络上就涌现出无数的点评。广大网民对文艺作品的看法不缺乏真知灼见,他们对文艺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鲜明褒贬态度也是专业文艺批评所缺乏的。批评家应该从这些不成体系的观点中看到接受者的看法,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这同时需要批评家用人民喜欢的、听得懂的语言去引导新的审美风尚的形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不讲官话、套话。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文艺批评一直为大众所诟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言说方式脱离了民众的语言,出现严重的官话、套话现象。有时候,借用西方的理论进行生搬硬套的解读,文章的注释比正文还长。这样的文艺批评是缺少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会使人们逐渐丧失对批评文章的兴趣。
在新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要重新获得读者的认可、实现“破壁”,就需要批评家以生动活泼、明白晓畅的文风展开评论。在进行批评时,不妨专业术语少一点,家常话多一些,从而使文艺批评更有烟火味,更具生活气。讲通俗易懂的话,并不意味着批评文章要失去深度。真正的大批评家总是能够以通俗的话语讲出大道理。比如钱锺书对南宋诗人忧国情怀的评价,毛泽东对《红楼梦》的点评等等,都是通过通俗的、生动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楚的。文艺批评要想抵达更广大的读者群,就不能进行装腔作势的摆拍,而是要向群众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式。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时代的议题在不断浮现。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利用这平台,我们应该不断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就时代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在文艺批评领域,很多基础的问题还有待探究,很多热点的现象还缺乏基本的共识。这更需要我们进一步畅通沟通交流的渠道,打破“回音壁效应”,共同营造一个多声部的、亲密互动的话语交锋空间,推动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繁荣发展,促进文艺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作者系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共享纸巾,本文标题:《破除文艺批评的“回音壁效应”》